沈祥福最近消息不多,突然现身青岛西海岸队,不少人还是挺惊讶,都以为他这几年淡出江湖了,没想到又和中甲球队打了个照面。他主要是去看邵佳一,师徒俩很多年前就在北京国安共事过,那时候一个是主教练,一个还是小队员,这次再见,身份换了,关系还是很亲近。沈祥福到青岛没怎么高调,白天跟邵佳一聊了好几个小时,俱乐部大厅门口总能看见他们在窗边说话。有人开玩笑,说邵佳一现在带队带得这么顺,多少还是老师把道理讲明白了,不然头几年怎么都没起来。
沈祥福没去给一线队提什么建议,反而在后勤楼到处逛,重点看梯队。青岛队梯队平时训练基地就在主场东北角,近日停雨,场地很新,十几岁的孩子训练结束,他悄悄坐在场边看完。后来起身和教练组聊了许久,话不多,问得仔细。这些梯队小孩有的喊他沈指导,表情有点紧张,可能也就电视里见过。工作人员私下说,沈祥福看着和善,碰见梯队小球员也不多管闲事,更多是和教练讲一些比赛经验,问得最多的就是你们怎么安排小孩比赛节奏,换人怎么调度,训练量怎么安排,一听就是冲着基础去的。
沈祥福这些年一直没离开足球圈,虽然大舞台上见得少了,江湖传说还在。他当年踢J联赛,外援很难拿奖,他拿了MVP,回头转型当教练,一步步先到申花,后到国安,后来成了国字号球队的长期班底。申花那几年国内球员年轻,总有新面孔冒头,邵佳一算是他带出来的新人之一。也是从国青队出来的,当时青年军整体状态不错,外界还挺看好。2004年世青赛那一拨中国球员,职业生涯起步都靠沈祥福点拨。
翻回来,沈祥福带国字号球队成绩说不上多好。外界争议最大的一条,战术总是很死板,球迷记忆里第一印象就是大脚开球,后场球员只会传长球,抢下来往前一塞,没有后手。亚洲杯、东亚杯、U23亚洲杯这些比赛,场场都没掀起什么水花。质疑多了,沈祥福也懒得解释,慢慢就跑去基层,前些年主要指导青年队,跟外界交流少了,平时就是带带小孩、自己看比赛录像,偶尔出现在各地方足协内部会议里,场外新闻极少。
球迷意见两极分化明显。一边说沈祥福踏实肯干,最会培养年轻人;另一边觉得他技术战术太落后,当代俱乐部节奏跟不上,现在年轻球员能不能带出来都两说。社交平台上专门有人扒他当年教球的视频,拿当代球员和那时对比,运动能力、意识、传球都差一截。还有人留言,沈祥福不是没水平,就是没赶上好时候。那年头中国青训没人投钱,带出来几个苗子已经很不错。
也有不少业内同行帮沈祥福说话,说他带国字号不顺其实责任没那么大,制度、青训环境、管理体制这些天花板肉眼可见。沈祥福带青训,有点像时代需要他去填补哪个环节,他就默默跟着指挥棒转。自己也不爱抛头露面,平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能帮年轻人一点是一点”。青岛西海岸让他来考察,管理层想法不复杂:哪怕学会一点国家队、顶级联赛的带队细节,对小孩子也有实战意义。尤其是后备队伍未成型,沈祥福的经验,一句话点醒十年都管用。梯队教练看到有人愿意分享细节,内部反响挺实在。哪怕沈祥福没留队,日后青岛西海岸有一两个球员出成绩,多半也能追溯到这段交流。
展开全文
邵佳一本身就拜沈祥福为师,这几年自己做教练,比起球员时代更成熟。带青岛西海岸也有一套说法,防守稳,反击狠,传控不拖沓,选外援更讲究短平快。前两年在中甲起步慢慢跑稳,今年干脆直接进军升级组。俱乐部趁这个机会跟他续约,官方文件专门提沈祥福前辈的指导精神。球员更衣室墙上的海报、走廊里相框,邵佳一小时候照片旁边都能找到沈祥福的影子。学生成了老师,师父回来看一眼,这气氛外人看了都挺感慨。
青岛队高层这些年开始重视青训,一年预算投入翻了一倍,俱乐部梯队改进方案一个接一个地上。沈祥福一出现,更像是给体制一剂强心针,没有多长时间说教,关键是问到点子上。小孩怎么压得住比赛节奏,教练怎么敢放手提拔新人,这些当年他自己带过,现在轮到徒弟用上,俱乐部上下都盼着再出一个本地球星。球迷聊天群里,刚有传闻就一堆人刷屏,有的说“沈指导是中国青训祖师爷”,有的说“只要他不带国家队,带青苗还是靠谱的”,各种消息你来我往,新鲜感挺足。
话又说回来,沈祥福当年带国家队数据不好,这件事怎么也过不去。网上晒图一大堆,各种失误、丢球、出局瞬间,被剪成小片发出来。外界更多是在调侃,大赛成绩谈不上亮眼,优缺点鲜明。俱乐部愿意让他管梯队,不是看重技战术多先进,而是那份不吵闹、不张扬的稳当劲。青岛西海岸现在的需求正好和他优势契合。
师徒情深传承,外人看着归是好事,实际中国足球深层问题没那么容易靠血缘、关系、甚至资源堆起来。球员体制么,贷款培养一个少年,十年后能出成绩的不过百分之一,青训体系牵涉到教练、选材、家长、资金、政策一连串。沈祥福再能带经验,真正能留下来的,只有训练日常、队伍氛围、关键节点的赛后总结。说到底,这些小孩最后拼的还得靠自己。
沈祥福现在六十多岁,比起国家队时期整天冲在镜头前,这几年低调了不少。足协系统老熟人聚会,提起他都说人到哪里都没架子,一样教二十多岁的小孩。在俱乐部里转悠,找不到他抛头露脸的照片,更多是背对镜头,和教练低头讲战术细节。很多人纳闷,为啥沈祥福能带出新秀,带俱乐部可以,带国家队就水土不服。圈里人私下讲,国家队环境复杂,俱乐部重视具体细节,容错率路线完全不一样。俱乐部讲究人情世故,教练组各司其职,发挥个人长处;国家队汇集外地精英,要求绝对服从,个人空间小。沈祥福习惯了润物细无声,关键时刻缺点子锋芒,可能也就差在这里。
青岛西海岸想要冲击升级,当前好苗子不少,教练组有心气,管理上又愿意愿放权。沈祥福的经验补上,教一教、带一带、指点梯队日常,说不定几年后又走出一个新样板。球迷能看到的,只有这些细节。有些人质疑沈祥福,认为他和中超脱节,不过时间会回答这种问题。青训重在长期积累,每一代球员都是踩着上一代肩膀上来的。
这次沈祥福现身青岛,热度确实起来了。俱乐部管理层、球迷群甚至外地媒体都盯着。到底沈祥福的经验能不能落地青岛,邵佳一会不会用好这份师徒缘分,这事只有未来能见分晓。现在的青岛西海岸确实需要更多像沈祥福一样的人帮一把,这种传承值得期待。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