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世纪初期的天津篮球场
这项运动立即在天津广泛开展起来。篮球与教育结合,与青年学生结缘,并在社会广为流传,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,是近代城市文明的一大亮点,进而从天津走向华夏大地。
中国第一次篮球表演的举办地北洋医学堂。图为该校师生在北洋医学堂门前合影。
随后的几年间,天津青年会组织了天津学堂联合运动会、天津城市校际体育运动会、天津年度运动会,北洋大学堂等校都参与其中。在这些运动会的基础上,篮球运动初步形成规模。不久,北美协会派来了篮球发明人詹姆斯·奈·史密斯的学生、青年会体育干事蔡乐尔来到天津,担任天津青年会体育部主任。在他的指导下,天津青年会建立了指导体育教育和竞赛活动的教育制度。蔡乐尔还经常到天津和华北地区的学校任义务指导和裁判,引领篮球运动逐渐在中国普及。
1927年天津南开中学篮球队成员
1911年,天津青年会与南开学校组织了天津市校际间的篮球比赛,参赛队伍有各普通中学、南开中学高等工业学校和新学书院。1914年,位于东马路的天津青年会新楼(原天津市少年宫)建成,中国现存的第一个室内篮球馆也在此诞生。
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现存的第一个室内篮球场,始建于1914年,位于天津东马路
1916年1月26日,天津各校代表队议定,举行为期一周的天津学校联合篮球比赛,以“南开五虎”为代表的篮球队起到极大推动作用,逐渐形成以各大中小学为基地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的篮球运动格局,成为中国篮球运动的发源地。
“南开五虎”与教练董守义
在1910年至1948年举办的第7届全国性的运动会上,天津男篮获得了6届冠军。当时闻名中外的天津“南开五虎”曾4胜外国劲旅。1930年5月,南开五虎将唐宝堃、王锡良、李国琛、刘建常、魏蓬云和姚恩汉被选入中国篮球队。
董守义 | “中国篮球运动之父”
董守义历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、副主席,新中国篮球协会首任主席,国家体委运动技术委员会主任,第一届、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筹备委员,国家体委运动司副司长,中华全国武术协会主席,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、常务委员、副主席,全国政协委员等职,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体育工作者和优秀运动员。
第11届奥运会中国篮球队,董守义(中排左三)任教练
随后,篮球从天津走向华北,走向全国……2022年,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举办,这座百年建筑再次见证历史。2024年,CAAU全国青少年篮球联赛天津站开启,U6至U17组别的小球员们挥洒汗水,延续着津门篮球的血脉。
从百年前的草场围墙到如今的职业赛场,天津篮球的故事从未停歇。它不仅是竞技的胜利,更是一座城的精神图腾——敢拼敢闯、永不言败。未来,当年轻球员在博物馆里凝视“南开五虎”的旧照,或在新建的球馆中投出第一球,他们脚下的土地,正回响着百年的热血与荣光。
图文资料参考:天津市档案方志网、天津市体育博物馆、和平档案、今晚报、北方网等;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