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育人机制,5月22日,由我院主办、浙江凯达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年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技能竞赛节“凯达杯”中高职数控车铣削技能竞赛在鼎新楼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圆满收官。经过6小时激烈角逐,来自绍兴地区4所中职院校和我校的16名选手以精湛技艺诠释了新时代职教学子的工匠风采。
赛前研讨
本次竞赛是校企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竞赛项目将企业前沿技术标准精准融入院校教学体系,设置了数控车削、数控铣削两大项目,全面考核选手在机械制图、编程加工、精度检测等全流程的综合技能,着力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,精准对接产业需求。实操环节要求选手在3小时内独立完成复杂零件的编程、加工与精度检测,既是对参赛选手数控编程、运动控制、误差补偿等核心技能的全面检验,更是对新时代工匠精神中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”价值追求的立体考察。
比赛现场
赛场上,选手们发扬拼搏精神、专注投入,如同岗位上的先锋标兵。中职组选手在铣削项目中化身“路径规划大师”,凭借对刀具路径的精妙优化,显著提升加工效率,体现了善于钻研、勇于创新的锐气;我校选手则在数控车削项目中担当“精度缔造者”,以独具匠心的创新工艺雕琢零件,将尺寸精度控制到极致,展现了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。一件件凝聚智慧、汗水与匠心追求的作品惊艳亮相,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赞誉。
浙江凯达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总在闭幕式致辞中指出,“当精密量具遇见红色基因,碰撞出的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璀璨火花。竞赛中涌现的‘微米级精度追求’与‘毫米级误差容限’辩证思维,生动诠释了二十大报告提出的‘四个面向’要求。”
据悉,校企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机制,致力于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,将竞赛设备转化为实训设备,加速实现“教室与车间合一、教师与师傅合一、学生与员工合一”的育人模式,同时通过共建“红色工匠培育基地”,把“大国工匠进校园”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,并依托“双导师制”(企业党员技术骨干+学校思政教师)培养具备‘技术精度、政治纯度、创新锐度’的新时代技术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