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3年深秋,盐城大丰区的晒谷场上,十几个赤脚农民用竹竿搭起简易球门。这场后来被载入《江苏体育志》的"稻穗杯"比赛,拉开了江苏农民足球的序幕。参赛的拖拉机手老张回忆:"当时秋收刚完,大伙儿用装化肥的编织袋当护腿板,踢得浑身是泥。" 图:早期农民足球赛多在晒谷场举行(资料照片) 2006年江苏省农业厅联合体育局下发《关于发展农村足球运动的实施意见》,首次将"村级足球场建设"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。截至2022年,全省建成标准化农民足球场217个,形成"村际联赛-县市锦标赛-省农民运动会"三级竞赛体系。宿迁市来龙镇农民球员王建军说:"现在我们的更衣室比城里健身房还漂亮。" 2021年南通海门区农民联队爆冷击败职业俱乐部梯队,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2亿次。这支由水产养殖户、农机手组成的队伍,其"三叉戟"战术被《足球周刊》专题报道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全省已有43支注册农民女足队,苏州东山镇的"枇杷花女子足球队"更走出过国字号球员。 在扬州菱塘回族乡,每赛季足球联赛能带动2000万元餐饮住宿消费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通过足球赛事凝聚的乡情,近五年促成27个返乡创业项目落地。正如省社科院调研报告所述:"小小足球成为连接城乡、激活乡土文化的重要媒介。"一、泥土里长出的足球梦
二、政策春风催生联赛体系
"足球让留守老人有了娱乐,让留守儿童有了陪伴,更让空心村有了人气"
——江苏省农民体育协会秘书长 李国华 三、新时代的绿茵传奇
四、足球撬动的乡村振兴
年份 参赛队伍 女性球员占比 2000 83支 2.7% 2010 412支 15.3% 2022 891支 28.6%